医疗救助是守护困难群体基本医疗权益的重要屏障,也是推进健康扶贫与精准扶贫落地见效的关键举措。弋江区医保分局持续优化医疗救助政策体系,将民生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让困难群众在医疗保障中能亲身可感可及。
一、建立精准识别机制,救助对象“免申即享”
加强与卫健、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协作,建立数据共享与监测预警,实施动态管理,及时精准识别医保业务系统中救助对象的身份信息,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让救助对象享受资助参保待遇和医疗救助精准识别。2025年已累计完成296人次身份信息核定工作,其中新增110人次,退出186人次。
二、优化医保数据路径,结算服务“一站式”
以全市定点医疗机构为终端,依托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一站式”即时结算。救助对象在定点医院就诊时,系统自动识别医疗救助身份并结算救助费用,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垫资跑腿负担。今年以来,“一站式”医疗救助累计9563人次,支付医疗救助资金共计467.35万元。
三、简化申报事项流程,救助办理“减负松绑”。
针对无法享受“一站式”结算的救助对象,大幅精简申请材料。取消了原本要求的医疗救助申请报告、申请表、病历首页等材料,申请人只需提供医疗保险统筹费用结算单、身份证及银行卡复印件,即可办理“一站式”手工救助,从流程上为群众办事“做减法”。
四、加强动态预警监测,筑牢防漏“安全网”
建立建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对上级医保部门推送的每月救助明细和个人支付大于3万元患者信息,与各街道相关部门及时沟通,筛查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既做到“主动”发现,又做到数据“精准”,有效堵塞了救助对象“漏保”“失救”的问题漏洞,最大限度地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重担。
五、立体化政策宣传,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构建全方位的政策宣传矩阵。线上联合区域主流媒体、依托政府网站,聚焦群众关心的就医报销、医疗救助、门诊慢性病申请等热点问题,采用短视频、漫画问答等通俗易懂的形式解读政策,让医保知识更“接地气”。经办服务大厅、定点医疗机构等场所,张贴海报、悬挂横幅、设置便民咨询台,开展面对面宣传咨询活动,确保医疗救助政策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