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万元的预算经费,将使得国家医保局主管的制定药品耗材招标政策加速落地。
今年预算近3亿,1593万用于药品耗材
4月2日,国家医保局公布首份预算报告,2019年财政拨款总预算支出是29605.03万元。其中用于药品耗材1593万元。
今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的第二年,这份预算报告也是成立以来的第一份。根据报告显示,2019年,国家医保局财政拨款总预算支出是29605.03万元。
对于第一份预算报告,近3亿的预算具体怎么花?国家医保局也列出了详细的预算清单。
据悉,为了完善医保体系建设,国家医保局还设立了一个“医保体系建设项目”,这是一个长期实施的项目,本轮实施周期为 2019-2021 年。 该项目的预算安排是4617万元,分别用于四个子项目。
一是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设项目,预算安排是836万元。
二是完善医疗保障医药服务支付和管理政策项目,预算安排是870万元。
三是医药价格及招采政策制定推进和监督项目,预算安排是1593 万 元,用于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拟订基本政策、标准、规划,并监督指导实施。
四是全国医疗保障监控和诚信体系建设项目,预算安排是1318 万元。
加大投入,“三公”经费不减反增
2019年,国家医保局在医疗保障管理方面的预算支出为23506.88 万元,比 2018 年执行数增加了14768.81 万元,增幅169.02%。
具体来讲,医保局用于日常运营管理的行政性支出预算为1938.91万元,比 2018 年执行数增加 1232.84 万元,增幅175.61%;用于一般行政管理事务的支出预算是11872.57万元。
更多的钱还是花在了医保体系建设和信息化运行服务上,这两类的预算支出达到了15497万元,占医保局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2.3%。
主要包括医疗保障经办事务预算2548万元,医疗保障政策管理预算4617万元,信息化建设预算8332万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要求“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各部门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等情况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在中央部门集中晒出了2019年的部门预算中,不少部门的“三公”经费进一步压缩。但是医疗卫生、环境治理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投入正在增加。
公众普遍挂心的“三公”经费方面,医保局的预算安排是因公出国(境)费 300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31.01 万元,公务接待费 20 万元,共计351.01 万元。
同时,国家卫健委2019年卫生健康支出(类)公立医院(款)综合医院(项)2019年预算数达到502388.6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长36.54%,主要是继续支持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增加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投入。
此外,妇产医院(项)2019年预算数比2018年执行数增长了112.37%,主要是增加妇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投入。
高值医用耗材监管政策将落地
从去年开始,国家医保局对高值耗材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调研,并且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
去年的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跟踪监管高值医用耗材、同时由国家医保局制定耗材招标采购政策。
当年10月,国家医保局医保组牵头人熊先军到陕西调研时就提出要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提出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改革方案。
今年的年初,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2019年重点工作包括“加强高值医用耗材流通和管理”。
国家针对高值医用耗材的监管的举措已经浮出水面,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也是呼之欲出。在今年的预算支持下,这些政策落地实施的脚步将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