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38岁的居民谢某某从未想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烧伤会让家庭面临57万余元的医疗重担。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构成的 “三重保障网”,加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托举,让这个普通家庭在巨额医药费面前挺直了腰杆。
2024年7月10日,谢某某因烧伤紧急送往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这场意外拉开了漫长治疗的序幕。截至2024 年 9月23日,首次住院总费用达46.27万元,其中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费用约42.86万元。此时,他正常参保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率先发力:基本医疗基金报销15万元、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报销20万元,均达到普通参保人的报销上限。
尽管两项保险已尽力分担,但高额费用仍让这个家庭喘不过气。由于个人负担超过红河州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标准,谢某某申请后,经乡村振兴部门认定存在致贫返贫风险,获得2万元倾斜救助。这一轮保障后,他个人实际承担9.27万元,相比总费用,压力已大幅减轻。
转机出现在2024年9月,乡村振兴部门将谢某某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监测范围。这一认定带来关键变化:他的医疗保障待遇升级为 “大病保险上不封顶”,为后续治疗筑牢了兜底防线。
政策的温度在后续治疗中持续释放。2024年9月24日至11 月27日,谢某某三次辗转于建水县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河州中医医院,总费用6.68万元。因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额度已用完,大病保险接力报销5.89万元,医疗救助补充报销5762.66元,个人仅支付2134 元,综合报销比例高达 96.81%。
2024年11月28日至2025年1月17日,谢某某再次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总费用4.29万元。此时,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再次形成合力:基本医保报销 5431.76元,大病保险报销2.92万元,医疗救助报销5661.92元,个人支付2620.81元,报销比例达93.9%。
截至目前,谢某某因烧伤产生的医疗总费用累计57.25万元,通过困难人群 “三重保障” ,个人仅承担9.75万元。从普通参保到被纳入监测范围,政策的精准衔接不仅卸下了家庭的经济重负,更让谢某某能安心接受后续治疗康复。
当“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 协同乡村振兴的精准监测帮扶机制,守住了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让每一位参保群众在疾病面前有底气、有依靠、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