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医疗保障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三抓三促”开展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工作,着力推进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落地见效,让患者得实惠、医保可持续、医院优服务。
抓重点岗位,促思想重视。DIP能否落实到位,达到预期效果,定点医疗机构是关键,医疗机构观念不改变,医院就有可能增收不增效。工作中该局实行“一对一”对接制度,选拔28名业务骨干对接28家医疗机构,职责分工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将院长及医保办主任作为推进落实的重点岗位,细致解读学习《试点工作方案》《实施方案》《考核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促使他们思考如何调整管理方式,加强成本控制,调动职工积极性。
抓人员培训,促能力提升。该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一是召开集中培训会,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管理人员分成三类,实行差异化培训,重点对DIP概述、支付方式改革背景原因、DIP结算流程等进行细致解读;二是现场指导,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指导小组,深入医院开展现场指导,对医院运行DIP过程中的难点进行解答、问题进行纠正;三是开展“传帮带”,二级医院已运行DIP支付方式一年,有一定经验和基础,安排一级医院的相关业务人员到二级医院跟班学习,学习病案首页填写、主要诊断把握、病种入组等,促进DIP支付方式改革稳步推进。
抓核心环节,促落实到位。病案质量及入组率直接决定了分值的高低,该局重抓病案质量及病案上报及时性,将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及主要操作填写是否正确,第一位手术及操作编码填写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低标入院、分解入院、诊断不符等问题纳入重点监督环节,减少低套、高套等不合理行为,促进医疗机构优化服务,合理治疗。
DIP支付方式改革是夯实医保支付改革成果的重要举措,该局将持续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改变运行机制,进一步节约医疗资源,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