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全国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22年价格招采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出席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保局分管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的局领导参加会议。江西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桑就肝功生化试剂集采等四项工作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下面,让我们来看江西医保在价格招采工作上的亮点成效:
肝功生化试剂集采:营造公平竞争集采环境
紧盯“量”这个核心,汇集医院需求量形成采购标的,引导医药生产企业自愿参加、自主报价,从机制上切断医药购销中的灰色利益链,净化医药流通环节。
广覆盖征求意见建议,多角度研究细化规则,寻求最大公约数,实现多方共赢。23省肝功生化检测试剂类省际联盟集采,平均降幅68.64%,其中,低密度脂蛋白降幅高达95.64%,联盟省可节约资金20亿元,实现了企业带量和群众减负的双赢。同步开展试剂检测医疗服务价格专项调价工作,巩固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集采降价成果。
深化赣州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擦亮江西医保改革品牌
将首轮调价作为价格改革的“先手棋”,指导赣州切实把准调的时机,聚焦调的重点,优化调的方法,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真正发挥好价格杠杆功能。
指导赣州市开展多次调价可行性评估,确定上调305项、下调119项的调价优选方案,最大限度统筹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树立全周期总量调控改革理念,按照“历史基数”和“增长系数”的方式确定调价总量。建立智能价格系统,充分发挥多轮报价机制和医院共商机制作用,进一步提高调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赣州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已成功入选省委改革办“2022年度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评审,排名前列,并在全省推广。
建设全国医药集中采购示范平台:提升完善平台功能
紧紧抓住建设全国医药集中采购示范平台的机遇,当好组织实施药品耗材常态化集采、支持服务医药价格改革与管理的“操盘手”,推动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在系统切换上线的第一时间,同步关停原有采购平台。全年,系统在支撑国家集采、我省牵头联盟集采等四批次“大考”中经受住检验,完成药品耗材交易订单90多万个,药品耗材交易额390多亿元。通过制定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编制操作手册,梳理22项日常高频业务,明确办理流程和时限,常见问题挂网百问百答,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聚焦提升网采率,实现医保平台、数据中台数据精准抓取,对数据差距大的医疗机构重点监测。
第三批未过评药品集采:筑牢质量安全底线
扭紧“中选企业是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的第一责任人”责任链条,严格执行质量和供应入围标准,通过质量和价格竞争产生中选企业和价格。
充分考虑未过评药品的采购金额、竞争格局、原研占比等因素,遴选确定13个集采品种。将综合评审得分次高、次低价的企业分别作为备选企业,避免出现中选企业“只中不供”“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