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行为,4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药品和医用耗材专项治理启动会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蔡红宇、专项治理工作组组长刘峻、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郭晓东出席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专项治理工作组、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分管领导、价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本次专项治理旨在进一步规范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行为,不断提升网采率,督促医疗机构优先使用挂网价低的药品耗材,大力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让老百姓使用上价低质优的中选产品,不断降低老百姓医疗费用。本次专项治理检查覆盖我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
会上,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郭晓东及呼和浩特市11家被检三级公立医院代表依次作表态发言,包头市医药采购服务中心主任、专项治理副组长景志忠宣读并传达专项治理通知书。
内蒙古自治区药采中心主任兼本次专项治理工作组组长刘峻对本次专项治理进行安排部署,重点阐释了专项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刘俊表示,近年来集采改革工作成效显著,但医用耗材网采率与国家规定指标还有差距,医疗机构在落实药品耗材集采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专项治理工作,帮助医疗机构进一步梳理问题,找到差距,弥补不足,切实做到“药品耗材网上采,带量采购优先用”,全面落实、落细、落好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关于药品耗材招采工作各项要求,规范采购行为,进行阳光采购,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提质增效。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蔡红宇强调,各旗县区医保部门要按照三定方案职能职责,加大对辖区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政策落实和药品耗材采购行为的监管,让基层医疗机构落实好医保惠民好政策。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要切实转变思想,要积极响应阳光采购和集中带量采购的号召,严格按照国家阳光采购、集中带量采购等各项招采制度要求,狠抓药品和耗材网采及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不断提升药品与医用耗材网采率与网采金额。对落实不力的医疗机构和主治医生,医保部门将加大通报力度。希望各级医疗机构积极配合本次专项治理工作,通过专项治理,助力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综合推进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药品耗材采购工作,最终实现医院能发展、患者得实惠、医保基金高效利用的多方共赢局面。
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将以此次专项治理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建立健全全流程规章制度,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完善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行为,督促医疗机构提高采购管理水平,落实专项治理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