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北京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欢迎来到泰茂医疗器械招标网

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政府动态
潮州市“评估-培训-监测”三阶联动助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2025/09/01 信息来源:查看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保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潮州市紧扣“规范价格形成体系、促进医疗技术发展”双目标,构建“定价风险评估、执行专项培训、效果动态监测”三阶联动全链条工作机制,旨在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规范价格形成体系,推动医疗技术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群众就医体验与健康权益保障水平。

    一、精准评估定价风险,筑牢价格改革基础

    构建覆盖“患者负担-机构运营-基金安全-社会公平”四大维度的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为科学定价提供全景视角。一是聚焦患者负担与体验,破解“看病贵”难题。定价以价格平移为原则,部分项目略有上涨和下调,尤其是血液透析、放射检查、产前检查等部分高频项目价格下调为主,超声检查类平移为主,产科手术、中医外治类以上调为主。经测算,血液透析类价格调整预计年可减轻透析患者就医负担964.45万元,能切实降低长期透析患者的经济压力。同时,定价界定清晰,保障患者知晓权,避免因信息不对称,提升就医体验与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二是加强医疗机构运营与服务供给评估,平衡多方效益与质量。加强对医疗机构近三年的医疗收入分析,了解医疗机构检查、化验和术科等医疗服务项目开展情况,以项目编码为基础,细化新技术、三四级手术评估,针对价格过低挤压利润,影响服务质量,出现“服务萎缩”风险,价格过高诱发“过度医疗”风险,建立分层定价调节机制,保障医疗机构收益。根据省公布最高限价,运用限高法,高于省限价95%和未开展新技术项目按省限价的95%执行;成本定价法,在省限价80%-95%区间浮动;保底法,按省限价的80%执行。三是加强医保基金安全与支付效率评估,筑牢民生保障底线。面对基金穿底风险,创新“节流+优化”双轨策略,支付压力缓解,价格控制在省限价下浮5%-20%,减少透析、放射检查类项目费用,预计透析类年减少基金支出839万元,放射检查类减少基金支出3964万元;结构动态优化,将节约资金应用于肿瘤靶向治疗、新技术、国谈创新药等紧缺领域,提升基金使用效率。四是加强社会公平与资源均衡评估,破解“异地就医”困局。为消除区域价差导致的资源虹吸效应,实施协同治理,做好区域价格锚定,主动参照经济相同等周边地区标准,确保地区价差小于3%,强化基层能力,按医院等级设置5%价格级差,对同质类如护理类等项目实行同城同价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价格倾斜政策,使其接诊量逐步提升,促进分级诊疗,充分考虑医疗资源和差异性发展。

    二、强化执行专项培训,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

    为确保新出台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全面、准确、高效落地执行,切实提升政策实施效果,每批立项指南落地执行都开展专项培训,通过系统解读、实操指导和互动答疑,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一是聚焦核心,解读指南精髓。培训紧紧围绕“提升落地效果”核心目标,邀请省级资深政策专家和本地业务骨干,进行深度解读,重点剖析立项指南的“使用说明”“服务产出”“价格构成”“加减收项”“计价单位”等,特别是针对新老项目映射关系、定价思路清晰阐释,引导参训人员深刻理解政策内涵,准确把握政策边界,规范收费行为。二是突出实操,规范执行流程。为提升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各批次立项指南落地课程设计由本地学科带头人负责,医保部门进行把关政策解释,经“问题收集、专家共识、设计组套、演示完善”等四项流程,强化执行环节,充分体现实操合规性,并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严禁分解收费、杜绝串换收费等“红线”问题。 三是多措并举,力促效果提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畅通咨询渠道,及时解答执行中的新问题,组织力量对重点医疗机构开展“点对点”指导,协助解决初期困难,适时组织专项督导或抽查,检验培训成效和各单位执行情况,对执行不力或存在偏差的及时予以纠正和规范,密切关注政策落地过程中反馈的普遍性问题,及时研究分析,持续优化执行环境。

    三、建立动态风险监测机制,护航政策精准落地

    为科学评估立项指南落地成效,保障价格调整与医保基金运行、群众负担、医疗机构发展的动态平衡,实现对政策落地的全周期跟踪与精细化调控。一是测算中形成可推广的量化监测模型。调价空间的测算采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废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年发生金额-新立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年发生金额”的方法测算。2025年4月,经测算,已落地的临床量表评估类、中医类(含灸法、拔罐、推拿)、中医外治类、产科类、护理类及放射检查类等6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政策调整释放总调价空间为5737.65万元(即费用总量下降),不同项目、机构差异显著。二是构建立体监测体系。通过医保结算系统追踪废止项目与立项项目的年度费用差值及月度波动趋势。利用线形图、柱形图进行同步、环比,动态了解落地后费用变化情况。结合智能审核系统和现场检查,加强执行合规性监测,关注政策落地是否走样,核查项目内涵匹配度、分解收费等违规行为监测。运用卫健统计数据和医保信息系统数据,加强政策关联指标监测,联动分析生育率、住院人次、医保基金支出占比等宏观变量。实现多源数据交叉验证,对价格调整效果的量化评估与风险预警。三是加强监测核心应用。做好风险预警,对升降幅超20%的机构启动穿透式分析,甄别是否因价格调整导致服务供给异常,启动资源调配优化。如某中医医院,中医类(灸法、拔罐、推拿)落地后,该类医疗服务增加收入448.45万元;某三级综合医院,放射检查类落地后,该类医疗服务减少收入1237.56万元。正向空间项目反馈给医疗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新项目开展;对产科类等受生育率影响领域,联动卫健部门动态调整资源投入。价格管理从“静态测算”向“过程管控”的转型,确保立项指南落地增效。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40722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3)第00464号网络备案:京ICP备1203912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750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汇智大厦B座7层 www.ylqxzb.com ©2017-2025 泰茂股份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