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晋中市市场监管局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局、省局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药品安全工作部署,以落实党政同责为目标,以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为牵引,建机制、强整治、提能力,严防严管严控药品安全风险,奋力推进药品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一是健全三项机制,压实责任链条。一是网格监管,夯实各方责任。明晰市县药品监管事权和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覆盖全市11个县(区、市)、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18个乡镇街办、2191个行政村(社区)的四级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形成条块结合、分工协作的监管机制。二是协调联动,凝聚监管合力。完善公安、卫健、市场和医保等部门联动执法和审批、监管、执法“双向告知”工作机制,探索“监管+稽查+抽检”协同共治模式,推进1+1+1>3的一体化监管,健全部门间无缝衔接的监管机制。三是包联督导,助推工作落实。推动实施领导包县联系机制,推行“股对所派发任务清单”“执法队监督指导监管所”模式,综合运用督导检查、目标考核和跟踪问效等手段,打建结合、标本兼治,坚决做到整治一类问题、健全一项制度、规范一个领域。
二是突出三个抓手,筑牢安全防线。一是抓风险隐患排查。落实药品安全治理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风险会商制度,对风险隐患清单和治理责任清单进行动态调整,让监管跑在风险的前面。累计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1268项,责令整改418家,立案查处168起,对42户企业采取风控措施。二是抓常态交叉飞检。抽调全市药品监管业务骨干,强化对关键风险点深度检查,三轮5次跨县飞检药品经营使用单位150户、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56户、化妆品经营企业40户,移交立案查处127起,让监管长出“牙齿”来,防范可能出现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三是抓信用分类监管。对照《晋中市“示范药店”评比验收标准》《晋中市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标准》和《关于医疗器械经营分级监管的实施意见》,将企业(单位)信用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A、B、C、D四类,运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信息,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有效管控各类药品安全风险。
三是强化三种能力,提升监管效能。一是提升监管执法能力。以干促训、实战演训,业务专训、全员参训,实现“五能”,即:能发现问题、能固定证据、能准确定性、能公正办事、能总结提升。落实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保障政策,补充配备1238件执法装备、总价值149万元。二是提升技术支撑能力。推进“两品一械”检验参数扩项,开展药品检验机构能力验证,服务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市药检所“两品一械”总承检参数达221项,位列全省市级检验检测机构前茅。积极推进化妆品重点实验室建设,年内拟再扩项化妆品参数30项。三是提升服务发展能力。推动制定《党参种苗质量要求》等四项省、市地方标准,培育“介休绵芪”“左权连翘”等地理标志道地药材,助力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荣膺第三届“山西省质量奖”和安宫牛黄丸、定坤丹“山西精品”认证,帮扶16家代用茶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13.3%,医药行业营收30.5亿元、增长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