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山市稳步推进“四员”队伍建设,推进药品监管网络向乡镇、农村延伸,夯实基层药品监管基础,提升基层药品安全监管能力,推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持续深入,筑牢“药安乡村”药品安全屏障。
一是统筹协调有序。黄山市委政法委、市场监管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联勤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作出安排。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实时监管”的原则,推进区县、乡镇政府落实药品网格化管理属地责任,将药品安全工作整体纳入全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四员”及基层网格员作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格局,实现全市药品网格化监管全覆盖,提高发现、排查、报告和快速处置药品品安全隐患的能力。
二是属地有效推进。市辖各区县高度重视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结合实际有效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个区县建立了“四员”监管机制,对人员确定、工作内容、职责划分以及工作制度等予以明确,其中,徽州区、祁门县建立了区县政府层面的“四员”监管机制,休宁县、黟县建立了乡镇政府层面的“四员”监管机制;全市共有乡镇药品管理员64名、宣传员29名,农村药品协管员320名、信息员388名。暂未建立药品安全“四员”监管机制的3个区县也已将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了基层网格化管理内容,保障药品安全的群防共治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保障全面有力。提升履职能力,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全市药品安全能力建设培训班,组织各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负责同志等参加培训;各区县也相应每年举办药品安全监管培训班,并通过“四员”QQ、微信工作群等普及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药品法律法规常识,不断提升“四员”及网格员发现药品安全隐患的能力。强化履职保障,建立“四员”机制的属地政府均结合实际设立了村级“两员”工作经费,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县、乡两级财政每年支出村级“两员”工作经费85万余元,充分调动了村级“两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建立县级党委政府药品安全党政同责落实机制,此项工作目前在徽州区展开,相关工作机制已形成送审稿报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及区委常委会议审议。开展社区药学服务站建设,以零售药店为主体,有效利用药师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当好家庭药师、用好家庭药箱、建好家庭药房”等药学服务,目前在市辖3个区已建成社区药学服务站11家,并计划将社区药学服务站药学服务人员纳入药品监管“四员”队伍。在全省率先推广化妆品经营义务监督员做法,共聘请化妆品经营义务监督员86名,充分发挥科普宣传和义务监督作用。
下一步,黄山市将按照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有关部署要求,深入落实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大力发展药品监管“四员”队伍,持续推进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全面提升基层药品安全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