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新,聚焦医保基金管理重点岗位、关键人员廉政风险,通过靶向摸排、动态防控、闭环管理,进一步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
一是靶向摸排,精准锁定风险点。将各级医保行政部门、经办机构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基金监管、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医保基金支付等与医保基金安全联系紧密的重点岗位、关键领域人员纳入摸排范围,重点排查相关人员配偶、父母、子女及子女配偶在定点医药机构、药械企业、保险公司等医保服务机构的任职及持股情况,全方位梳理潜在利益关联风险。
二是动态防控,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坚持审慎稳妥原则,督促各地依据岗位风险等级,依法依规制定“一人一策”防控措施,确保措施针对性、可行性。建立常态化亲属从业信息登记机制,对职工及亲属职务、岗位变动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同步开展风险研判和防控。对经研判存在基金支付风险的利益关联人员,依规调整岗位或限制业务范围,从源头切断利益输送链条。
三是闭环管理,严守信息安全底线。规范信息采集传输,采用“线下填报+机要传输”模式,减少信息泄露风险。严格信息汇总备案,督促各地在分级制定防控措施基础上,将存在潜在风险的人员信息报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备案。强化信息存储管理,将摸排涉及的干部职工个人及其家属从业信息列为内部敏感信息,严禁对外公开和泄露,保护干部职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