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督促指导常态化。定期召开全县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使用分析研判会,及时协调解决医疗机构在报量、采购、入库、回款等方面问题,严格操作流程,规范交易行为,积极引导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优先推广使用集采产品,确保全县药品耗材集采成果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开展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5场次,约谈集采工作滞后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20余次。
二是扩面增量目标化。加强报量审核把关,实时比对中选药品与生产厂家药品数据,准确测算医疗机构采购需求量,以市场化机制有效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截至目前,督促医疗机构落地执行11个批次245个品种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实现药品耗材集采价格平均降幅50%以上,最高降幅达93%,累计节约参保患者医疗费 用540余万元。
三是督查激励效能化。严格落实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结余留用奖励机制,明确结余留用资金的实施范围、测算方法和结余留用比例,细化考核指标和分值,完善考核分配办法,提高医疗机构集采积极性,全面提升集采工作质效。截至目前,对2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兑现4个批次集采药品耗材结余留用奖励资金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