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我市在市政府会议厅召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会。市政府副市长欧阳梅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卫健委、市医保局主要负责同志、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分管负责同志、 9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局主要负责同志参会。
顺庆区、仪陇县、营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分别汇报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进工作。
市医保局长任洁平就医保政策支撑保障进行了安排。一是实行“一个总额+DIP付费”管理改革、签订一个服务协议、统一结算清算。二是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享医疗服务和分级诊疗。三是强化“一套监管体系、一体化信息平台、严格绩效考核”等保障配套。
市卫健委主任朱胜国通报了南充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情况,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一是建好政府“办医”、部门“管医”、医院“运营”三张权责清单;二是建好政策、人才、信息三个支撑;三是建好财政投入、管理运行、联动协调三项机制。
市政府副市长欧阳梅充分肯定了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并从三个方面作出工作分析和重要要求。
要解决为什么要建医共体的问题。
一是国省政策有要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促进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事业发展有需求。根据我市2022年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收入、负债等数据情况分析,要切实解决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低下、市级医疗机构虹吸效应明显,医院负债运行的问题。
三是群众健康有渴求。要全力推动优质资源扩容均衡布局,建强县级龙头、做优乡镇枢纽、筑牢村级网底,让群众就近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是基金管理有需要。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医保基金预付金额由医共体统一管理使用,有效破解医保资金乱象。
要解决医共体是什么的问题。
一是强调紧密是总体要求。要实行“人员、编制、岗位、经费、管理、财务、药械、信息”等八个统一。树牢“一盘棋”“一家人”思想,实施“一体化”管理。
二是强调健康是主要目标。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为居民提供全过程、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三是强调同质化是核心。要建立“构架、管理、利益、责任、服务、发展”6个共同体,同质化服务,同质化管理。
四是强调医保支撑是关键。建立健全医保支付制度和利益调控机制,激发规范合理诊治的内生动力。
要解决医共体改革怎么干的问题。
一要坚持差异化发展、县(市)同步。阆中、南部、西充、营山、蓬安、仪陇6个县(市)积极开展“1个总医院”的建设模式。按要求出台《实施方案》,2024年1月1日正式推进实施。
二要加强总额测算、医保支付。按照“总额付费、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原则,测算确定各县(市、区)“DIP+总额付费”并加强绩效考核管理。
三要做实八个统一、六个共同。优化运行机制,有效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
四要探索专科组团、分级诊疗。明确各级医疗机构职能职责定位,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建设,组建相应专科联盟,实现同类疾病集中在一个医院治疗。
五要医防融合、以防为主。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完成公共卫生科室设置,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主体责任。推进疾病三级预防和连续管理,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
六要党政重视、部门协同。各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卫健、编办、人社、医保、财政等多部门参与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推进专班、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七要把握节奏、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用力,稳步推进,确保基本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深化改革任务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