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强基层、打基础、建机制”要求,以满足群众医疗健康需求为服务导向,深入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健全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着力打造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全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研究制定《酒泉市建设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方案》,积极打造功能定位、资源布局、人才队伍、服务质量与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规划建成区域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精神卫生医学中心、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血液保障服务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心、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七大中心,全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周边辐射带动效应逐渐凸显。积极申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评审答辩和专家实地考核。在全市上下不懈努力下,2023年7月8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成功获批国家第五批区域医疗中心。双方合作以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委派不同专业专家来酒泉开展门诊、查房、疑难病例会诊、学术讲座、手术等工作,定期不定期举办线下、线上学术会议、业务培训讲座。市人民医院门诊量同比增长14.2%,住院患者人数同比增长18. 7%,外科手术量同比增长15.8%,介入手术量同比增长10.7%,四级手术同比增长13.1%,微创手术同比增长16%,平均住院日同比减少0.6天,本市外转率下降28%,外阜患者来院就诊率增加 8.2%,医院医疗服务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辐射带动效应逐渐凸显。
大力实施医院等级创建工作,县级医院全面提标扩能。酒泉市人民医院通过新一轮“三甲”复审,酒泉市中医院、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其余6个县级综合医院、5个中医(蒙医)医院全部建成二级医院,肃州区妇幼保健院建成二级甲等专科医院。全市建成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1个、国家级卒中防治中心1个、省级卒中防治中心3个、创伤防治中心5个,实现县域心电、影像、检验、病理、消毒供应中心全覆盖。玉门市被确定为省级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正逐步落实县域医共体内行政、人事、财务、业务、用药目录、信息系统统筹管理。
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基层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认真落实市级150 N、县级250 N、乡级50 N为主要内容的病种分级诊疗制度,由市人民医院、敦煌市医院牵头建成2个医联体,7个医共体和36 个专科联盟,全市组建家庭医生团队 563个,组织近 600名副高以上医师、县级五年以上住院医师深入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多点执业,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诊疗量占比逐年提高,达到 45%以上,“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效能初步显现。